首页 > 资讯 > 乳腺癌 > 正文
2024-05-06 09:27

预防血栓的新方法

12月7日,在加州旧金山举行的第50届美国血液学学会年会上,发表了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旨在检查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中预防性使用血液稀释药物,以帮助预防致命的血凝块。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其他研究包括检查三种不同的研究性血液稀释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属于一类称为Xa因子抑制剂的新疗法。这些研究评估了这些药物在预防主要骨科手术后血栓的有效性;心房颤动患者;对深静脉血栓患者也是如此。

当血管受伤时,凝血或凝血是防止过度出血的重要过程。通常,当伤口愈合时,身体会自然溶解血块;然而,当血块不能自然溶解时,它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深静脉血栓形成(一种通常在腿部主干静脉形成的血块)和肺栓塞(当血块从其起源点分离并移动到肺部并在那里楔入并阻止足够的血液流动时发生)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影响近100万美国人,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乳腺癌、艾滋病和机动车碰撞的总和,”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J. Evan Sadler医学博士说。“血液学社区致力于不断改进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法,今天提出的令人兴奋的研究是在寻找消除这种可预防的主要死亡原因的方法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某些情况会增加一个人的凝血风险,包括心房颤动(一种心律异常)、以前的心脏病发作、长时间不活动、一些药物、遗传或疾病相关因素。治疗通常包括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的抗凝剂、溶解血栓的药物、导管定向溶栓(一种针对血栓的溶栓药物的外科手术)和血栓切除术(手术切除血栓)。认识到凝血障碍每年对数百万美国人的致命影响,美国血液学会开发了一个新的资源www.bloodthevitalconnection.org,以帮助教育公众了解这些和其他常见的血液疾病。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Nadroparin预防癌症化疗患者血栓栓塞事件:PROTECHT研究[摘要#6]Giancarlo Agnelli,医学博士,佩鲁贾大学,佩鲁贾,意大利

这项研究是确定预防性使用抗栓药物可以减少癌症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最大研究。众所周知,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发生致命血栓的风险很高,但很少有大型研究证实预防性使用血液稀释药物是否能减少这些事件。

这项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基于临床结果的研究旨在评估nadroparin(一种低分子肝素)对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性治疗效果。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临床明显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合并发生(即下肢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脏和脑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急性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和可能的血栓栓塞起源的不明原因死亡)。大出血是主要的安全参数。

在这项研究中,1166例晚期肺癌(279例)、结肠癌(235例)、乳腺癌(165例)、卵巢癌(143例)、胃癌(98例)、直肠癌(87例)、胰腺癌(53例)、头颈癌(36例)和其他癌症(5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日一次皮下注射nadroparin (3000 IU)或安慰剂。nadroparin组的患者人数是安慰剂组的两倍。在当前化疗周期的第一天开始治疗,并在整个化疗期间或最多四个月的时间内维持治疗。

在接受nadroparin治疗的769名患者中,只有16名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2.1%),而安慰剂组381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3.9%),治疗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降低了47.2%。该药似乎也是安全的,因为在nadroparin组中只有5名患者(0.7%)经历了大出血,治疗组的小出血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静脉血栓栓塞在nadroparin组和安慰剂组均发生11次。其中15例发生在肺癌患者中(nadroparin组为4%,安慰剂组为8.8%)。胰腺癌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总体发生率也很高(7.5%)。虽然本研究证实,nadroparin降低了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但由于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发生率不成比例地高,进一步的研究应集中在这两个高危人群的患者身上。

Idrabiotaparinux,一种生物素化的长效抗凝剂,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EQUINOX研究):阿维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逆性[摘要#32]Harry Roger Buller,医学博士,学术医学中心,阿姆斯特丹,荷兰

该临床试验发现,idrabiotaparinux(一种抗凝剂和间接Xa因子抑制剂,将indraparinux与生物素联系起来)治疗6个月后,显示出与单独使用idraparinux相当的疗效,并且有减少深静脉血栓患者出血的趋势。此外,在最后一次idrabiotaparinux治疗后输注亲和素导致抗Xa因子活性或药物抗凝作用的快速逆转,这种逆转持续至少5天。这项研究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这些研究表明,每周一次皮下注射indaparinux与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加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共有757例有症状且确诊的深静脉血栓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接受3mg idrabiotaparinux皮下注射(385例)或2.5 mg idraparinux皮下注射(370例),持续6个月。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idrabiotaparinux是否以与idraparinux相似的方式起作用(即生物等效性)。该研究的次要目的是在6个月的治疗结束时发生与临床相关的出血、死亡或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复发。

最后一个目标包括逆转idrabiotaparinux的抗凝作用,因为有医学上相关的情况,如手术前,需要逆转抗凝作用。在静脉输注亲和素(100毫克)30分钟后,测量了抗凝作用的逆转,亲和素是一种与生物素结合的鸡蛋蛋白,可以逆转idrabiotaparinux的Xa因子抑制活性。在最初六个月的idrabiotaparinux治疗结束时,一部分患者被重新随机分配接受阿维丁(idrabiotaparinux组)或安慰剂(idrabiotaparinux组和idraparinux组的患者以保持盲性)。在最后一次注射idrabiotaparinux或idraparinux后2至5小时内注入阿维丁或安慰剂。

在注射前和注射后分别测定抗Xa因子活性,然后连续5天每天测定抗Xa因子活性,以确保可逆性不变。

研究发现,与idraparinux相比,idrabiotaparinux治疗的临床相关出血较少(5.2%对7.3%),大出血较少(0.8%对3.8%)。静脉血栓栓塞的复发率(2.3%对3.2%)和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1.6%对1.8%)与依达拉帕利诺相似。

在为期六个月的研究中,两个治疗组的Xa因子活性水平是相同的。在52例idrabiotaparinux患者中,重新随机分配接受avadin或安慰剂,分析41例Xa因子活性逆转(23例接受avadin治疗,18例接受安慰剂治疗)。在输注亲和素30分钟后,平均抗Xa因子活性降低77.8%,并持续至少5天,而安慰剂组则为2.4%。输注亲和素耐受良好,未见过敏反应。

随机、平行组、多中心、跨国研究评估DU-176b与华法林在非瓣瓣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安全性[摘要#33]Jeffrey I. Weitz, MD, Henderson研究中心,Hamilton, Canada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4种DU-176b给药方案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安全性。这项II期研究发现,口服Xa因子抑制剂DU-176b的两种方案(30mg和60mg,每日一次)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是安全的,这使得该药物成为华法林的潜在替代品,华法林是用于此类患者预防中风的传统血液稀释剂。

华法林的剂量很复杂,因为它与许多常用药物甚至某些食物相互作用。因此,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以确保给予足够而安全的华法林剂量。

共有1146名心房颤动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四种固定剂量的DU-176b (30mg每日一次,30mg每日两次,60mg每日一次,60mg每日两次)或华法林(剂量调整到目标INR为2.0至3.0)中的一种,持续12周。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和肝酶和/或胆红素升高,这可能表明肝毒性。次要终点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风、全身性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或心血管死亡。

每日两次的30mg和60mg DU-176b方案的主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华法林(分别为7.8%,10.6%和3.2%)。相比之下,30和60毫克每日一次的DU-176b方案的主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华法林相当(分别为3.0%,3.8%和3.2%)。在所有治疗组中,肝酶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次要终点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

Alexander G.G. Turpie,医学博士,麦克马斯特大学,汉密尔顿,安大略省,加拿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预防:每日一次口服利伐沙班与每12小时皮下依诺肝素的比较

本研究得出结论,口服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方面比目前的标准治疗依诺肝素更有效,且不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先前的研究表明,术后利伐沙班在预防深静脉凝血方面比术前依诺肝素更有效,而且给药方法更简单(口服而不是皮下注射),这项研究可能会改变医生在接受重大骨科手术的患者中预防严重血栓的方式。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3148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术后6 - 8小时开始每日一次口服利伐沙班(10mg),另一组在术后12 - 24小时开始每日两次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持续10 - 14天。患者在第11天至第15天接受了强制性的双侧静脉造影(静脉x线)。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深度静脉血栓形成、非致死性肺栓塞和全因死亡率的合并发生率,直至第17天。主要的安全性终点是在一次给药后观察到的大出血,直到治疗结束后2天。首先通过对1702例按方案人群的非劣效性测试确定疗效,然后在1924例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优越性测试。

结果表明,与依诺肝素相比,利伐沙班显著降低了31%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凝块和死亡的组合),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在预防大静脉血凝块和肺栓塞方面同样有效。

http://www.hematology.org/